脑垂体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医精诚杏林常春昭通市中医医院建院4 [复制链接]

1#

医院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荣光与梦想”晚会举行。

“四十载承一脉国医精粹,新时代绘一路盛世霞光!”12月19日晚,昭通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欢声笑语、歌舞阵阵,医院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荣光与梦想”晚会在这里举行。该院干部职工、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礼赞医院四十年华诞。该院的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者出表演了舞蹈、合唱、配乐诗朗诵、音诗画、情景剧等一个个自编自演精彩感人的节目,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年12月12日,昭通市昭阳区南顺城街号、几间借来的旧房、23名职工和1万元经费,悬壶济世的脚步从这里迈出,护佑人民健康的征程从这里出发,一段崭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书写。

40年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籍籍无名到享誉云贵川,从蹒跚学步到勇立潮头的跨越,医院描绘了一幅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发展画卷,书写了一部大医精诚、大爱无声的壮丽诗篇,如一朵杏林奇葩绽放在乌蒙高原。

医院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荣光与梦想”晚会举行。

艰苦创业,从百废待兴到百花齐放

“医院是全市中医药医疗机构的龙头单位,自建院以来,在几代中医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坚持遵循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秉承‘进德修业·大医精诚’的院训,医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医院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昭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忠华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给予医院高度评价。

四十载风雨洗礼,四十载逐梦而行。从年建院至今,医院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建设成为一所设备优良、技术优异、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环境优美、医院。

房屋破旧、面积狭小,人员紧缺、业务单一,设施简陋、设备滞后,医院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艰难起步。

医院

一个个肃穆的大事记,镌刻着医院走过的深深印痕。

年,门诊住院大楼建成。

年,新门诊大楼竣工使用。

年,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评审。

年,医院更名医院,并吹响了向“三甲”奋进的号角。

年,医院开设团结路分院。

年吗,医院正式挂牌为云医院。

年,医院开设望海门诊部。

年,眼科、推拿科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评审验收,团结路总院竣工并投入使用。

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和云医院评审。

年,针推科、肛肠科通过云南省重点专科评审验收。

年,团结路总院2号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医院通过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内分泌科通过云南省重点专科评审验收,推拿学成为云南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

年,医院形成“四院一体”的规模,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职工余人,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省级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协作单位3个,成为云医院、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自年建院以来,医院几代中医人呕心沥血、风雨兼程,经受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博弈,展示了中医人的聪明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奋勇拼搏下,“医、教、研、培”齐头并进,逐步呈现出高端人才百卉含英、高新技术百花齐放、专科学科百家争鸣、荣誉成果百尺竿头的崭新局面。

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门诊部、医技楼,一面面党务宣传展板鲜红夺目;走廊里、楼梯处,一幅幅精美的文化画框意蕴深远,特别是步履匆匆的医务工作者们胸前那枚党徽,熠熠生辉,格外醒目……走进医院,扑面而来的红色气息让人备感振奋和温暖。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杏林’。”医院党委书记周一平旗帜鲜明,语气铿锵。该院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党建引领,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医院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红色力量”。

从建院初至今,医院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发力,在医德行风上着力,在爱心奉献上聚力,身上的社会担当和公益色彩始终没有改变。走进红色基地接受洗礼、参加“9.07”“8.03”抗震救灾、援助德宏陇川、西双版纳勐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入社区举办义诊、远赴乡村开展健康扶贫,昭通中医人从没有缺席。这些,是昭通中医人前进的不竭动力。

几多艰辛,几多收获。

医院近年来科研教学和荣誉硕果累累,获省级科研立项8个、市级在研重点项目1个,获市级科技成果奖90余项。荣获“全国巾帼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敬老文明岗”“云南省文明单位”“医院”“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等殊荣。

守正创新,弘扬中医国粹,打造中医特色

该院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在传承中积淀,在创新中进步,在完善中茁壮。

植根于中医药沃土,该院坚守中医药阵地,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6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市级名医工作室15个,不断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推广运用中医技术项目11类99种、中医护理项目65项,学习引进“津沽脏腑推拿”“夏氏推拿”“管氏针灸”“吴氏扶阳”“龙砂医学”等中医流派,将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贯穿患者入院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强化中医药参与危急重症的救治,形成“中医无创治疗、有创治疗、中西医紧密结合”的诊疗模式。真正让国之瑰宝,世之福缘的中医惠及大众。

西门子排光子双源CT、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伽马刀)、骨科天玑手术机器人、1.5T核磁共振、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眼科显微手术系统、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与不断提升的医疗技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满足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诉求;开展陀螺刀治疗肿瘤疾病、碘治疗甲亢,常规开展生物角膜移植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超声引导下肢大隐静脉硬化治疗、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冠心病介入、先心病封堵、颅内脑膜瘤切除术、喉癌手术、胃癌手术、关节置换术、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以及各类腹腔镜手术,为群众提供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高水平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该院着力推进医疗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医院、电子健康卡、移动护士站等互联网信息与支付系统运用,预约挂号、查询、付费更为方便快捷,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真正实现了资源整合最优化、就诊效率高效化、成本控制最低化。

今年1-11月,医院门急诊84.5万人次,同比增长30%;出院5万人次,同比增长18%,DRGs出院人数位列全省医院第一;手术1.1万例,同比增长18%;总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5%;医疗业务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16%。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意气风发的新一代中医人,正秉持着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医院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进,奋力开启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合力谱写新时代下中医药事业的新未来。

云南网记者谢毅蔡侯友摄影报道

医院发展图片为该院供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