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一件事超过它应有的限度时,反而不会变得更好。万事万物都遵循这个规律,尽可能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但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总会有意外。大家都知道姚明可谓是巨人般的存在,但是我们国家还有一位身高比姚明还高的人,14岁就高比姚明,而且还是一位女子。但她并没有享受太多美好的生活,年仅18岁就在梦中猝死,她就是女巨人曾金莲。
14岁高比姚明
曾金莲在湖南益阳一个小山村中出生,童年时期就已经发育得很好,个头比同龄人足足高了一个头。那个年代医学不发达加之生活在偏僻的小乡村中,曾金莲的父母也没有感到怪异,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小孩长得快。
看着曾金莲一天天成长,父母也很高兴,为了不让孩子饿肚子,他们从来不会限制曾金莲的饮食。曾金莲身强体壮,对于父母来说反而是很好的帮手,她经常帮着父母做家务、干农活,甚至连很多成年人都比不上她,父母见到这样的曾金莲,很是欣慰。
随着年岁增长,曾金莲饮食有了质的变化,她每顿要吃掉两斤米,这相当于一家人一顿的量。不仅如此,父母也渐渐发现她的生长过于迅猛,一下子窜到两米多,这下让家里人犯了愁。不仅所有的生活用品要用特制的,衣服鞋子更是很难买到。母亲只能亲自买布回来制作衣物。
等到了14岁时,曾金莲已经超过姚明的身高,当时她已经身高2.34米。这样的身高在那个偏僻的村庄中足以是一个怪人,更何况曾金莲还没有成年,以后还会继续长高,本来倍感欣慰的父母一下子犯了愁,这可如何是好?
一开始是周围邻居的指指点点,后来在学校里也有人窃窃私语。而且曾金莲明显感觉到生活的不便。一开始是在家中房屋门不够高,基本生活起居受到限制,后来是和父母、朋友交流起来很困难,这样的日子无形中增添了她很多困扰。
特殊际遇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村子里有一个“女巨人”,后来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很多人知道后还特地过来看望。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出于好奇,但是她也吸引了篮球队的教练的注意。
众所周知,篮球是一个很注重身高的运动,当国家队得知有这样一位“女巨人”的时候,立刻向她发出邀请。当时已经超过姚明身高的曾金莲被选入加入国家篮球队。自此,曾金莲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篮球队的女生都是高个子,她不需要忍受外人的闲言碎语,同时还是队伍里的重要人才。入选国家队以后,每月都能收到国家补助,生活起居也不需要多费心,曾经因为自己过大的饭量导致父母倍感压力,如今也不再有这样的烦恼,曾金莲愈发感到幸福。闲暇之余她也会回家探望父母,和他们诉说在队里的生活。
篮球之梦破碎
但是好景不长,曾金莲很快就陷入困境。因为身体仍然在不断成长,她的身高和体重开始带给她额外压力,她的四肢已经无法支持她走路。而且因为她的高个,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缓慢,导致她的身体机能出现故障。
病痛开始折磨着这位篮球新星,国家队综合考虑她的身体,最终还是将她辞退。不到一年曾金莲的篮球生涯便结束了,她没能迎来自己人生的巅峰就早早落幕。因为不能行走,她只能在家中休养,偶尔看看书、读读报。但是这样的日子是无聊的,她又回到了那个被人背后讨论的无助生活,却无能为力。此时的曾金莲是困惑且焦虑的,她对她的未来感到迷茫。
这样的日子是难熬的,曾金莲就这么度过了3年时光,她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看着窗外,她是那样的羡慕枝头的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空中,哪怕才刚刚成年,曾金莲的眼中也载满了无数的哀愁。她仿佛对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失望。
父母看到她的样子,想要安慰却无从下口,他们只能从行动上关系她、呵护她。母亲为她做可口的营养餐,父亲会陪着她看着窗外的景色。那时,曾金莲已经身高2.48米,体重更是高达三百余斤,她甚至连翻身都困难。
曾金莲之殇
一个安静的早晨,父母照常来到她的房间,母亲摇晃着曾金莲,却发现她已经失去气息。经过后来医生检查,她死于千叶垂体瘤出血、血管压迫丘脑导致的猝死,大概谁都没有想到曾金莲会这样离开人世。年仅十八岁的她,还没有感受到美好的未来,就这么孤单的在睡梦中猝死。
因为曾金莲特殊的身体,她的尸体最终被用于医学研究,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曾金莲向中国科学研究院捐献了自己的遗体,或许就连她自己都非常想知道为何她的身高会达到2.48米。就是这样的决定,让她永远留在了实验室中。
曾金莲的父母没有反对她的决定,反而格外支持,他们都希望知道这个困扰女儿一生的原因。后来,历经多年研究,终于有人发现了她身体的秘密。曾金莲之所以猛烈生长是因为她体内的垂体在不断分泌生长激素。无限制生长导致她的身体最终承受不住,只能崩溃。曾金莲的谜底被揭开了,但是她也永远没办法回来了,她的野蛮生长也最终要了她的命。
年仅18岁就离开人世的曾金莲,尽管生命历程短暂,却历经红尘。她感受过生命的美好、经历中人生的苦难,也曾有过梦想、也曾跌落神坛,但是她却没有抱怨,依旧像一颗石缝里的野草,安静却也坚强地生长。
也许活着的她没有办法在奉献社会,她却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永生,我无法想象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签下遗体捐赠同意书的,或许是平静、或许是激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曾金莲就选择用这么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促进祖国医疗事业发展,既然人生无法选择,那不如冷静接受,一定还有别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