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抗癌放疗篇放疗有哪些照射方式 [复制链接]

1#

按照射线源和人体的位置关系,放疗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两种基本照射方式。

(一)外照射。

外照射,将放射源置于患者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患者体内肿瘤部位,是临床最常用的放疗照射方式。

射线需经过皮肤和其他正常器官组织,才能到达体内肿瘤位置,照射剂量不能随意增大,受到皮肤和正常组织器官耐受剂量的限制。

单野(一个照射方向)时瘤体内剂量分布不均匀,需要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和多野(多个照射方向),使瘤内剂量高(能杀灭癌细胞的剂量),且均匀(若不均匀,则有的癌细胞被杀死,有的存活)。

按照产生放射线的设备不同,常用的外照射设备主要有:

(1)X-刀。

X-刀放射治疗,是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线,在CT引导下,经TPS系统精确规划,定位系统准确定位后,从不同平面沿不同弧度入射到肿瘤区域(靶点/焦点),犹如光线聚焦。

高能X线从不同照射野分散射入,对沿途正常组织影响小,而肿瘤部位因射线聚焦导致剂量高。被杀灭的肿瘤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边缘清楚的界线,如“刀割”一样整齐锐利,所以人们形象的称之为“X-刀”。

X-刀的疗程一般为28~30天,每周5次。

(2)γ-刀。

伽马刀(γ-刀)是将钴60放射源所发出的γ射线聚焦,使之在肿瘤局部达到很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所受剂量相对较小,从而达到消灭肿瘤之目的。

由于射线束从不同方向穿越,正常组织所受的照射剂量分散,因而损伤小。只要将焦点对准肿瘤部位,就可以像手术刀一样准确地摧毁肿瘤病灶。γ-刀的疗程一般为14天,每周5次。

(3)射波刀。

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或“网络刀”、“电脑刀”、“赛博刀”,是新型的图像引导全身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射波刀将计算机立体定位导向、肿瘤实时追踪技术、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超过个X线射束方向中选择更佳角度,实时追踪病患呼吸对体内病灶做动态照射。

射波刀一般照射3~7次,采用的射线也是高能X线,对部分脏器肿瘤(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等),需预先植入金标作为追踪目标,精确度更高,还可避免呼吸对肿瘤偏移的影响。

(4)质子刀。

质子是低LET放射线(单位轨迹上低能量传递),产生稀疏电离辐射。质子射线和高能X线的区别在于进入体内的剂量分布不同。质子射线进入体内后剂量释放不多,而在到达肿瘤区域时,能量全部释放,形成巴拉格峰(BraggPeak),而在其后的深部,剂量接近于0。这样的物理剂量分布特点,更好地减轻正常组织受到辐射损伤,更强地增加肿瘤组织治疗剂量。

(5)重离子治疗。

重离子束属于高LET射线,进入人体后,深部剂量分布与质子类似,Bragg峰后的剂量虽然迅速降低,但比质子要多。

重离子对肿瘤组织的放射损伤70%以上是DNA双链断裂,不易修复,因而杀伤效果更好,并且放射损伤不依赖氧的存在,因而对乏氧癌细胞亦有杀伤效果。

(二)近距离照射。

近距离照射又称为“内照射”,是将密封的放射源直接放入患者被治疗的组织内、人体腔道内,或皮肤表面的一种治疗方式。

放射源采用的是放射性核素,包括Co-60、Cs-、Ir-、I-等。放射源活度一般较小,治疗距离短,为5~50mm。放射源周围一定治疗距离内的组织剂量高,随后剂量陡然下降,但靶区(瘤体内区域)剂量分布均匀性较差。

(1)后装治疗。

后装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治疗技术,先将施源器等装置置入患者体内治疗区,然后应用遥控技术将放射源送入患者体内进行照射。放射源体积小,治疗时间短,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剂量计算与优化。

(2)组织间插植照射。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至瘤体内部,植入放射性粒子,又称为“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比如我们科开展肝癌、肺癌、胰腺癌、皮下转移瘤、盆腔实体瘤等癌症的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需要穿刺,属于微创介入技术范畴。

(3)表面敷贴照射。

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皮肤癌病人可选择放疗。外照射治疗效果好,但一般需要5~6周才能给肿瘤提供良好的照射剂量。使用“放射性核素皮肤敷贴”的形式,利于持续高效的放射治疗。

此外,我们科还开展:门静脉癌栓碘-粒子链近距离放疗技术、胆管癌栓碘-粒子链放疗技术,均属于微创介入技术,后续专篇讲解。

我们科在超声引导下行门静脉穿刺置管,在DSA引导下置入自制“碘-粒子链”治疗门静脉癌栓,具有精准、适形、可回收等优点。

我们科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PTCD),在DSA引导下置入自制“碘-粒子链”治疗胆道癌栓,还可置入胆道金属支架。

放射治疗的照射方式有很多,哪种最适合患者呢。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后续治疗预估费用;

与放疗科、肿瘤科医师充分沟通,了解不同放射方式的利与弊,综合权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