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文|璋队长
编辑|璋队长
姚德芬,比姚明高10厘米,是中国第一女巨人。
她保持了30年吉尼斯最高身高世界的纪录,但如此高的身高,却没有为她带来名和利,反而造成她多年的烦恼。
年,医院离世,年仅40岁。
姚德芬一生又有怎么样的故事呢?
01.村子里的女巨人
年,姚德芬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出生时就已重达6斤。
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经生有两男一女,父亲姚直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家境贫寒。
姚德芬十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却特别能吃,一餐就可以喝掉一碗粥;到了两三岁,她一个人的饭量甚至是哥哥姐姐的两倍,并且生长速度也快得惊人。
母亲看这个孩子长得如此之快,便将哥哥姐姐之前穿过的衣服给姚德芬穿。
可姚德芬的身高像是吹了气球一样不停地在生长,六岁的时候,哥哥姐姐的衣服已容不下姚德芬的身躯,母亲只能将自己的衣服给女儿穿。
八岁时,姚德芬已经长到1米6,比妈妈高一个头了,9岁以后,身高更是疯狂地增长,邻居都感到无比地惊讶。父母亲更是开心,姚德芬长得高,力气也大,可说是农地里的得力助手。
10岁那年,有一日,姚德芬砍完柴走下山,路上,弟弟突然跑来对她哭道:
“救命!姐姐!”
原来是几个邻居熊孩子在欺负姚德芬的弟弟,可随后他们见弟弟躲在高大的姚德芬身后,还以为是对方妈妈来了,便吓得鸟兽散。
这么高的身高,让她成了弟弟的保护伞,却也成为她的困扰。
10岁的年纪,正值孩子爱玩的时候,但是村里的孩子都没有人要和她一起玩,常常有人嘲笑她长得像头“牛”;孩子们都不喜欢她,只因为她长得“比较高”,觉得她是一个“怪物”。
姚德芬开始感到自卑,将一切都怪罪在自己的身高上,她使用了一些激烈的手段想阻止自己继续长高:故意不吃饭,却一直干很重的活。
妈妈知道后,就安慰着她,要她别做傻事:
“芬子啊!可别啥事都往心里去啊,我们会一辈子养你,谁也别想欺负你!”
在听到母亲这样一番话之后,姚德芬心里好受许多;挫折使人成长,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知道父母将自己拉拔到大有多么的不容易。
早熟的姚德芬心想,自己唯一能够为家里做的,就是帮贫困的家里,多干一些活。
从13岁开始,姚德芬便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辍学在家帮忙干农活;此时她的身高已经到达一米九,体重超过斤,过去几年母亲熬夜赶制的衣服,隔没多久就会像“缩水”一样短了下去。
15岁时,姚德芬身高正式突破2米,体重将近斤,脚长37厘米;一顿饭至少要吃5到7大碗,相当于每天就要吃掉家里两三人份的粮食,父亲为了她每年要多买了公斤的大米。
不过吃得多,干得活也多。
姚德芬力大无比,两桶满满的水,她不用扁担就可轻松提起,健步如飞;50斤的柴,村子里力气大的小伙扛下山都气喘如牛,姚德芬却轻松自在,感觉毫不费力。
就这样,姚德芬就这么在安徽的山村里生活着。
由于当时信息流通不发达,山中很少与外界往来,所以有如此一位女巨人却鲜为人知,直到15岁这年,因为一件事让她一炮而红……
02.人生之路跌宕起伏
15岁之前姚德芬没有生过病,身体一直以来都很硬朗。
但在年7月的某一天,她突然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嗓子哑了,头痛剧烈,村里的医生都治不好她,母亲只好将姚德芬带到三公里外的镇上去看病。
这是姚德芬第一次进城,第一次看见汽车是长啥样,边走边看,她觉得一切都好新鲜,可正当她在欣赏路上风光时,她鹤立鸡群的身高,反而也成为了路人大开眼界的“风景”。
街道两旁围着看热闹的群众,姚德芬好似英雄般被夹道欢迎着,一群人热热闹医院。
母女俩进了门诊间,姚德芬还不小心“叩”的一声撞上了门框。
经过医生的诊断,她被确诊为“扁桃体发炎”。
接下来的一个月,姚德芬天天打针吃药,但病情却不见好转,于是医生建议前往南港镇卫生院治疗。
母女俩乘着三轮车一路来到南港,下车时一位市集卖菜的老奶奶看见姚德芬如此高大,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吓了一跳,但仔细桥清楚之后才发现:“是真人”,便大喊道:
“来看哪!好高的丫头!”
市场上的一群民众蜂拥而至,姚德芬和妈妈走到哪一群人就跟到哪。
姚德芬出现在南港镇的事情,引起南港中学的体育老师注意,他写信给舒城县体委告知此事,体委一行人为了确认真伪,医院。
经过老师们的测量,发现姚德芬的身高已达2米05,比当时正火的篮球女星郑海霞还高1公分,顿时让体委们喜出望外,教练们像是挖到了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认为培养姚德芬成为“郑海霞第二”指日可待!
不久之后,一位舒城县广播站的记者前来南港采访了姚德芬,并且经由《合肥晚报》将她报道了出去,紧接着新华社也跟着报道了此事,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从安徽省到全国乃至世界都知道了这位“少女巨人”的名号,姚德芬顿时成为了知名人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上了热搜。
名气火到国外,连吉尼斯世界纪录都来认证她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女巨人”(2米33),该记录保持了30年。
姚德芬成为了名人,待遇同时也提高了许多。
由于扁桃体发炎的病还没好,还在治病的她被安排进了单人病房;安徽省体委会得知了本地出了一个比郑海霞还高的“巨人”,便下达指示,要求在她病好之后,要给她全身仔细的身体检查。
郑海霞
年8月,安徽省体医院,和医生一起检查姚德芬,判断她发育一切正常,确定姚德芬没有大碍后,省体委准备过阵子将她接到合肥开始训练。
但是没过多久,八一女篮队领导打来的加急电报,想要特招姚德芬进入八一女篮,顿时让省体委手忙脚乱,在协调之后,还是先让姚德芬进入体校。
顿时间,姚德芬成为了篮坛炙手可热的人才,所有人都对她寄予厚望。
省体校为她定制了2米4的大床,准备了大号球衣和大号运动鞋,并且将她的户口也转到合肥。
姚德芬来到体校,教练开始对她做一系列的测试。
首先是篮球投篮测试,10个球,她可以投进6个,手感还不错;力量测试,她一个人可以扛起斤的重物,力大无穷,但是,跑步环节,却让姚德芬力不从心。
公尺的操场,她跑了一圈便已气喘如牛,体力不支。
教练们认为只是单纯的体力训练不足,让姚德芬接着继续练。
姚德芬也明白,自己不能随便放弃,一想到还在田里晒着太阳工作的父母,她咬着牙也要继续练下去。
她每天早上都练习晨跑,训练也格外认真,但1个月下来,却不见她有半点进步,姚德芬自己也感到苦恼,于是就花了更多的体力训练,可没想到,这么一练反而将她的身子给累出病来了。
某一日,姚德芬跑完步后便倒在操场上,教练一看连忙将她送一住院,结果这一住就是将近一个月。
安徽省体委在她住院期间,并没有对她放弃希望,曾多次派人前往探病,鼓励她。
9月30医院联合安徽省的医学专家对姚德芬展开一系列全身上下的检查,这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医生确诊姚德芬为:“混合性脑腺瘤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巨人症”,病发原因为脑垂体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引起的身高异常,若不及时治疗,恐有生命危险。
在无奈之下,安徽省体校待她病稍微好转之后,只能通知姚德芬退学。
姚德芬的高大并非源自于天生,而是源自于疾病,她没有办法成为如郑海霞般在场上叱咤风云的球员,只能回归一般人的生活,篮球梦被狠狠地击碎。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她的爸爸还生了胃病,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她们家没有钱,只能仰赖姚德芬和家中几个孩子出去工作赚钱,改善家计。
但是找工作谈何容易?
姚德芬早已辍学,没有任何文凭,加上身高实在太高,导致她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
在确诊“巨人症”后的五年期间,她换过了许多工作,过着漂泊的人生。
此外,姚德芬还在继续长着,23岁身高来到了二米三,已经比姚明的身高还要高了。
那些日子,不乏有记者前来采访,对记者姚德芬总是笑脸以对,热情地回答所有问题。
随着受访次数增加,曝光度同时增加,机会也随之上门。
年4月,安徽省杂技团的安海,看了姚德芬的报道突发奇想,决定邀请她“出山”演出。
当他来到姚德芬家时,看见曾经的女巨人已不能再干重活,这几年她因为巨人症的脑下垂体肿瘤已无钱医治,病情有持续恶化的趋势。
长越高,生活反而越吃力。
安海马上和老父亲谈论了马戏团的事情,只见老父亲听了后脸色凝重道:
“她除了个高,啥都不会,跟你卖什么艺呢?”
安海安抚道:
“她不会,我们可以教她,我们看中的就是她个高”
姚德芬一听也觉得是个好机会,便央求父亲答应此事,可此时母亲不乐意了,妈妈觉得这简直是将自己的女儿当作动物一般展示。
姚德芬对母亲说,自己在马戏团能够学到一些表演技术,还可以赚钱,是个难得的机会,工资安海开了块钱一个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收入还不错,要母亲不要担心。
拗不过女儿的坚持,母亲之后放手让女儿去马戏团工作。
姚德芬和马戏团签订了5年的合同,就此开始了马戏生涯。
她随着马戏团走过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广州等全国超过30个城市巡回演出;姚德芬的表演非常简单,只要往台上一站,变几个魔术,再来请一个“袖珍姑娘”坐在她肩上唱歌,随后便结束表演。
在马戏团这五年,是姚德芬人生中最快乐的五年,因为她终于可以真正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了;到了第四年,老板安海因病退出马戏团,新继任的老板很是大方,将她的薪水调至元。
姚德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趁着身体还行,还走得动,就要多赚一些钱。
“也许,当我站不起来时,我就不会再到处漂泊了”——姚德芬。
五年过去,姚德芬从马戏团退役,原本她还想继续干,但身体实在是不允许。
她忙于工作,病情已经持续恶化,只要一运动,手肘、膝关节、脚踝关节就会阵阵刺痛,此外,由于脊椎承受过重的体重,逐渐畸形,让她疼痛难耐,走路只能驼着背,生活中的一切,全部交由母亲打理。
接下来的这几年,她只能在家休养,此时她身上的状况,再不治疗就来不及了。
03.余生
“活到今天,我别无所求,只希望有人能帮我治好关节疼痛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姚德芬长期被身体上的各种疼痛折磨着,医院知道了情况,于是就联络了她,说明可以提供免费手术。
年,姚德芬摘除了脑下垂体的肿瘤,手术成功,恢复良好,但是必须长期吃药观察以免复发。
但是手术后,她却出现了后遗症,有容易晕倒现象。
医院的医生从一档英国探索频道的节目中得知了姚德芬的处境,6年5月17日专程将她接到上海治疗。
距离上次手术又过了几年,后遗症带来的并发症已让姚德芬行走困难,同时高血压慢性病也已找上了她。
到了上海之后,医生进行了评估,制定了适合的方案,姚德芬即将进行手术,但手术费用将近10万元,她们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治疗。
对此,英国探索频道的工作人员,自发付清了一部分的医药费用,而医院内部也展开了募款活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间自有温情,大家都希望能让“女巨人”的病好起来。
终于,凑齐了经费,姚德芬顺利进行手术。
手术完后,姚德芬很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之后她也真的累了,只想回安徽和亲爱的家人一起过日子。
因为家中只剩下老母亲,父亲早在她从马戏团退休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成家立业。
回到家后,母亲不离不弃,继续照顾着她,如同小时候对她说的一样,“要照顾姚德芬一辈子”,母爱令人动容。
姚德芬和母亲的生活非常简单,衣服也穿得朴素,但她们却感到平静而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姚德芬穿了快十年的鞋子已经磨坏,这双鞋还是托人远在浙江定制的78码超大尺码鞋子,是一般人的两倍大。
当时社交网络不发达,在手术后,大家渐渐地就淡忘了这位曾经的女巨人,但幸亏英国探索频道的栏目组还有持续追踪和记录,让姚德芬没有鞋穿的事情被远在德国的工厂知道了。
工厂老板马上定制了三双鞋,千里迢迢送给姚德芬。
但是这一切都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姚德芬对于外界的关心和帮忙她都心存感激,但心里最不舍的还是一直守候在身旁的老母亲。
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收入靠着家里的兄弟姐妹们接济,生活一直以来都不是那么好,常常三餐不继。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妈妈坚持每天帮姚德芬洗衣服、做饭,拖着日渐苍老的身躯,扛下照顾姚德芬的重担。
邻居都劝她,别这么辛苦,可以让其他兄弟姐妹们分担照顾,但母亲依然不愿意放弃姚德芬:
“女儿出嫁前,她永远是我的宝贝”。
的确,姚德芬并没有像其他女孩一样,去追寻爱情,结婚嫁人;曾经在15岁的时候,家人安排过一场婚事,但因为要入体校的关系,便无疾而终。
随着她声名大噪,身边追求者也不少,情书也收了不少,
只闻楼梯响,不见其人,往往追求者看到真实的面貌,就被她身高吓得避之唯恐不及。
姚德芬曾经开玩笑地对记者表示:
“我长这么高,谁要娶我?”
对于爱情,在姚德芬生病之后,她便已不敢再奢求。
年令人难过的事情发生了,病房内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姚德芬的妈妈。
术后6年的功夫,姚德芬病情持续恶化,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得年40岁。
04.总结
她并没有像郑海霞一样幸运,也没有姚明般的天赋,一生都在漂泊,令人感叹。
如今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明,若还有如此身高的人出现,或许将不会遭受如此对待。
我们佩服她对生命不屈不挠的态度,即便得病仍旧心存感激,积极面对一切。最伟大的是她母亲的不离不弃,“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姚德芬的母亲令人敬佩。
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如此,经历风风雨雨,仍勇敢前行,才能不负此生!